三藏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中书内阁上(第1页)

随着皇帝诏令的下达,数万将士开赴边疆,沉寂了几个月的北疆烽烟再起。不过从京师出,无论到西北还是北平,按照一般的行军度,都需要月余的时间,再加上整肃士卒、调配物资,正式的大兵团作战,估计到三月份才有可能。所以,朱标此时并不在意战事,而是琢磨着便宜老爹那一番教导。

朱元璋说得很直白了,朱标作为太子,要开始逐步接触军国大事,出现在朝廷文臣武将的视野当中了,太子不再只是一个象征,而是要介入朝政了。现阶段只是熟悉日常事务,没有决定权,为日后监国理政打基础。这个过程是历代君王培养继承人的标准流程,也符合朱标所知的历史,只不过是提早些罢了。究其原因,朱标自魂穿以来的表现,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改变了洪武初年对懿文太子‘年未长,学未充’的评价,觉得太子如今的见闻学识已经达到了知政的要求。

对于目前的朝政,融合了两世记忆的朱标,相比于懿文太子,看得更加清楚。军事上,洪武初期少有大败,依靠徐达、李文忠、蓝玉、沐英等一干猛人,面对西南蜀夏犹如砍瓜切菜,对上北元骑兵也是胜多败少,而后诸王就藩,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辽王朱植都能撑起北疆的战局,有攻有守;蜀王朱椿、西平侯沐英镇守西南,保一方太平。所以朱标对于军事一直都不甚在意,一方面没有大败亏输,不必担心;另一方面,年少的他也插不上手。现下有了插手的机会,他也不想过多干涉。唯有一点,要想办法阻止朱元璋大开杀戒、屠戮功臣,居心叵测者杀之无妨,但不要牵连无辜。据说朱元璋晚年大搞诛连,是因为懿文太子早逝,要为年幼的太孙朱允炆铺路。若果真如此,只要朱标好好地活着,或许就能救下很多人的性命。

在朝政上,或者说对于文官集团,朱标就比较在意了。因为朱元璋可是干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并明示后世永不复建。如此一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少了隔在中间的中书省,皇权更为集中,皇帝对朝政的掌控大大加强,但同时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负担。这对于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这种勤勉皇帝来说,操劳一些尚可,但是对于那些喜欢偷懒的,譬如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那就是一件苦差事了。

丞相制与中书省虽然同时被废止,但二者并不是同时出现,其实丞相或者相当于丞相官职的出现要远远早于中书省。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均在中央设置一名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由国君任命,辅佐国君治国,称为“元帅”

、“当国”

或者“执政”

。战国时代,中央行政机构则以相、将为,相负责政务,将负责军事。秦汉时代,前期(汉成帝绥和元年以前)实行丞相制,丞相又称相国、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为百官之,其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总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人事和决策。由此可见,这时的丞相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汉成帝正式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和大司空,将原本的相权一分为三,其实这三位都可称为丞相。东汉以来,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而大力提高尚书台的作用,最终成为了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起源于西汉的“中书官”

逐步展为中书府,进而成为中书省,又设置门下省,改尚书台为尚书省,最终形成了三省制度——中书、门下以及尚书。三省制的出现,将皇帝之下的中央权力,由三公为的三个人转变成了三省所代表的三个官僚集团,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辅相成,互相牵制,共同维护中央皇权。

隋唐时期,进一步厘清了三省的职责,中书门下两省负责决策,尚书省负责执行,其下辖六部。三省长官称为宰相,负责中央的政务决策,其议政的地方叫做政事堂。而后,皇帝还会任命很多其他高级官员为宰相,参与决策,分化三省的相权,加强皇权的力量。

到了五代乱世时期,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的地位上升,中书门下两省退居次要地位。及至北宋初期,中书门下、枢密院以及三司(最高财政机关)并立,及至元丰改制,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保留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三省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合称东、西两府。

宋代实行宰执制度,即宰相和执政。其中,尚书左右仆射为正宰相,中书门下侍郎以及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而执政官则包括了两府的大部分长官。宋高宗建炎三年,以左右仆射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将三省合一。

同时期,辽国以南、北枢密院为中央权力机构,枢密使相当于宰相,北枢密院负责军事,南枢密院主要负责民政。其后的金国虽有三省,但中书门下实为尚书省的附庸,实则为一省制。海陵王“正隆改制”

,罢黜中书门下省,仅保留尚书省,这一举动正式废除了隋唐以来的三省制度,可谓壮举。

元代以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中书省以中书令为尊,由皇太子兼任,若无太子则空缺。实际省内事务则由丞相负责。起初仅设一名丞相,后增设一名,即左、右丞相。蒙古风俗尚右,右丞相居于左丞相之上。此外,中书省内还有平章政事、左右丞以及参知政事为宰辅。中书省以下设置六部,负责政令的具体实施。

明初沿用元制,设立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设左、右丞相(正一品)及其属官,并以左丞相为尊。洪武初年,朱元璋以“吾子年未长、学未充”

为由,驳回了朝臣以皇太子为中书令的建议,这导致丞相的职权再一次达到了顶峰。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集中皇权,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由,罢中书省、丞相制,并严令后嗣之君不得设丞相,臣下亦不得奏请。至此,延续了千余年的丞相制度被废,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就此终结,六部之上再无中枢机构,皇权得到了空前的集中和加强。

注:参考《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热门小说推荐
哥哥你别乱来

哥哥你别乱来

简介关于哥哥你别乱来总裁,据线人回报她要回来了余助理激动道站在落地窗边,人人都说裴三爷薄情寡义,不近女色。久久不见回声的他,嘴角微微一笑。呵呵!三年了,是该回来了。三年前裴慕两家因爷爷那代订了娃娃亲,慕晚知道后,闹着要出国,逃离这是非之地一个月慕晚回国后哥哥,求放过晚晚,你叫我什么?哥哥啊,你大我一,二四岁耶慕晚数着手指头说慕晚,你嫌我老?不久的某一天哥哥,我腰疼...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

大海贼时代。大海风起云涌,强者毁天灭地,各自厮杀,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劲!我,鲁西鲁库洛,二十四岁,最大的梦想安全的过完这一生!...

状元郎她千娇百媚

状元郎她千娇百媚

简介关于状元郎她千娇百媚为了替父伸冤,沈初女扮男装中状元,做御史,查旧案。信心满满朝着目标前进,却误被中迷情药的六皇子当了解药。六皇子裴渊表面风流,实则心机深沉,一心想登皇位,一统江山。沈初捂紧马甲,远离六皇子。裴渊状元郎心思机敏,可收为心腹,状元郎睚眦必报,堪做利剑。起初,裴渊算盘打得叮当响本殿过河,他搭桥,本殿查案,他冲锋,本殿杀人,他挥刀后来,裴渊本殿好像爱上了状元郎?裴渊自此陷入断袖的自我怀疑中,直到他意外扯掉状元郎的马甲。原来沈初不仅是千娇百媚的女郎,是自己曾吃过的解药,竟然还是...

深情留在时间里

深情留在时间里

简介关于深情留在时间里初见乍惊欢,久处亦怦然。片段1沐澄恬我喜欢谁,跟你又没有关系。许言脸色沉了沉沐橙恬,你别忘了是谁带你来的。是你带来的又怎样,还不是把我一个人丢在那里。许言愣了愣。许少爷不用给我解释这么多,我们之间只是同学关系而已。许言拽住转身要走的女孩儿你有什么话都可以问我,我都会告诉你。女孩儿留给他一个潇洒的背影。片段2许言的声音很轻想好了吗。沐橙恬差点没有招架住,稳了稳心神没有。许言微微俯身,靠近那我来说,你听着。嗯。你是不是吃醋了。女孩儿没说话。嗯,看来是了。沐橙恬依旧一言不。许言敛下眼睑,声音带着温柔,像是在哄着她,给她解释。不过我以后会注意的。总归是我没有提前给你说,我的错,那么沐澄恬同学,可以原谅我吗。片段3喂。三天期限到了,许太太,你该回家了。我想再延长三天行吗?。你觉得呢?我觉得可以。嘟嘟嘟当天沐爸爸和沐妈妈协同许言把沐澄恬的行李以及沐澄恬本人搬上车。许言家境好,学习好,对她来说他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她竭尽全力在那贫瘠的土地生长,只为触碰那一刹。...

离婚后我被迫和前夫秀恩爱[娱乐圈]

离婚后我被迫和前夫秀恩爱[娱乐圈]

每晚九点日更,偶尔晚一点就是我在卡卡卡文。不更会请假。预收文春夜喜雨文案在下面,戳进专栏收藏一下叭qaq某营销号晒出私信爆料君,本人圈内人,给你爆个猛料。c话榜榜的那对娱乐圈最甜夫妻...

国运求生:我,蟒蛇,傻眼了吧?

国运求生:我,蟒蛇,傻眼了吧?

国运求生脑洞直播进化系统无cp林炎重生变成了一条小蟒蛇。好不容易绑定了一个进化系统,没想到却被选中成了国运求生龙国选手。excuseme?!说好的抽取人类做选手呢?我不是人啊!!!我明明只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小蟒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