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第2页)

有些微哽的嗓子艰涩的发出略僵的声音,可听在众子女耳朵里,却犹如天籁,连做好了随时帮忙熄火的崔诚,都从内心里松出一口气,微笑的赶紧让后厨将流水的美食佳肴往团桌上送。

早等的饥肠辘辘的孩子们齐齐发出了咽口水的吸溜声,连几个大人都瞪直了眼,望着往日绝不可能出现在餐桌上的珍馐,等最后一道冒着香气的热锅子端上桌,回过神的众人这才犹犹豫豫的落坐,却是一个也不敢动箸。

这顿饭食是崔闾早让崔诚准备的,有些是镇县上没有的,还特意让人驱了马车去府城采购的。

崔闾指着其中一样对众人道,“这是从北境那边传过来的炭火烤肉,据说是太上皇亲自调的味,与别的地方风味很不相同,肉质嫩滑鲜香,最主要的是里面的辣子,说是太上皇直接打到羌主王帐那边带回来的,比江州这边的芥黄更辣,你们能吃的撒一点,孩子们就别放了,剪点五香粉的吃。”

炭盆肯定不可能端上来的,桌上摆的盘子里都是厨下已经烤好了端上来的,年纪小的孩子一块还吃不下,都重新用剪刀改了一下。

接着崔闾又点了几样做法新鲜的吃食,东西都是常见物,只往常没人想起来能放一起做,就比如霸王别鸡,乡下人知道王八能吃,可没有佐料光炖煮的话,又腥又粘难吃的要死,但在府城里放只鸡一块烧了后,这竟然就变成了一道极贵极补的大菜。

崔闾自己其实也没吃过,可他见过,所以就算不知道真实入嘴的口感,也能说的跟早就吃过的一样,叫男女两桌子人听的啧啧称奇。

末了,崔闾道,“以前是我太过看重钱财,很多事情就看不通透,叫你们跟着一起受苦了,今天这顿,就当是咱们家重新开始的第一顿大宴,往后逢年过节,咱就都按这个餐食规格来,后宅那边把小厨房置起来,各个院子里单独的灶房也都置起来,以后家里孩子媳妇们想怎么吃怎么吃,不论是自己做还是去外面买,为父……都允了。”

外嫁的女儿本来是不该在此列的,可既然赶上了,崔闾也不是非要死板的守着规矩,再说,他本来是担心老是将女儿叫回来,会惹女婿亲家不高兴,现在既然两个女儿都要和离了,那女婿就算个球,爱滚哪滚哪去。

孩子们是没有多余心力去研究祖父心态的变化的,可几个子女媳妇们,却都怔愣的不敢动手,望着上座的老爷子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老小季康出了头,斯哈着被辣红的嘴,边灌水边问,“爹,这不是顿分家饭吧?”

又置小厨房又分家当的,可不是个以后各过各的样子么?要知道,他娘生前提过好几回置小厨房的事,都被他爹以浪费为由挡掉了,害他们偶尔想打个牙祭,都得跑城外二里地去偷吃。

二哥崔仲浩不在,所以也没人揭穿老小崔季康一筷子不动霸王别鸡的事,这菜他俩早偷偷去府城吃过了,直接干掉了两人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私房钱,至于味道么,也就那样,反正他不爱吃。

他爱吃炭火烤肉,可惜上次钱都被那道王八炖鸡耗完了,于是这烤肉就没吃上。

隔壁桌的女眷倒是吃的斯文,可耳朵个个都竖的尖翘,等崔季康把他们个人心底的思忖秃噜出来后,就见身为长子的崔元逸站了起来,冲着上座的崔闾道,“父亲,儿子不同意分家。”

崔闾愕然了一瞬,与崔诚对视一眼后摇头失笑,伸长手对着崔季康的脑袋就拍了一巴掌,佯怒道,“谁叫你瞎猜事的?分什么家?或者你是嫌发到你媳妇手上的钱太多,想要还给老子?”

崔季康愣了一下,挠着头眼神往隔壁桌的媳妇身上瞄,连连摇头加摆手,“不是不是,我媳妇收到那笔钱都高兴傻了,呵呵,再说,哪有送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的道理,爹,您别忽悠我,儿子念书是不行,可账算的明白,两位嫂嫂和两个姐姐都有,我媳妇的凭什么要还回去?这不合理。”

崔闾眯眼逗他,“那回头你的那份就不要了?你孩子还没生,那也分不到,嗯,你这房倒是给爹能省不少钱,是个乖仔。”

崔季康瞪着眼睛,看着今日与往常大不相同的父亲,突然一把上前用抓了烤肉的油手抱住他,嘶嚎道,“爹啊,还说不是分家,怎么还要给我们兄弟分钱,竟然连孙辈们都有,不行,不行,爹啊,你到底怎么了啊?”

前头他大哥误会他爹的那一场他没在,这会子他也顺着老人家回光返照的思路跑了,嚎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都把小孩子吃烤肉的动作吓停了,个个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看他们的小五叔满嘴流油的在那,用干嗓子瞎嚎。

让崔秀蓉因即将和离的郁闷都散了,连崔幼菱被突然通知,要和王迎金和离的烦恼都给冲淡了。

他们爹真是变化的叫人陌生,可又觉得这样的爹很令人亲近,就算说话时偶尔会下意识的板着脸,可动作上却比往日柔和了许多。

病好之后的老爷子,除了那抹一如既往的令人捉摸不透,行为里却多了一丝丝人味。

金钱的威力是巨大的,从前收敛财物时,聚在崔闾身上的是难靠近难相处的特质,现在散了财,却像是内敛的华光,从体内透出,终于叫人看到了他的好,哪怕是自己家人,也会因这样的变化,而对他产生平易近人好亲近的滤镜。

好在这一腔子亲情是真的,倒也不会让人难以接受,崔闾看的透想的通,对底下孩子们的态度变化倒是适应良好。

有时候的人啊,还是糊涂点更容易幸福!

崔闾有点点体会到了销金窟里散财的快乐,他以前一直不懂,那些大手大脚花钱还花的满面笑容的人图啥,现在他有点懂了,图快乐,图潇洒,图爽。

看呐!他只不过刚给了一点点财物出去,就能从儿子儿媳妇们脸上看到笑容,连小孩子吃饱喝足后都敢跑他脚边边求抱了。

放以前?嚯,看到他就得绕进小道里避一避,生怕撞见他挨骂遭批,可怜他这么多年,一个亲近的孙辈都没有,长孙和长子一样,敬他比亲他多。

他其实也很羡慕老妻将孙辈们挨个抱怀里的样子,只是大老爷们当家人的威严不允许。

“外祖父,我有话跟您说……”

崔闾一低头,就见一不到他膝高的小女孩正扎他脚边上站着,小脸仰起来,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却是他小女儿唯一的孩子王芷然,“哦?你要跟外公说什么?”

王芷然一岁半,正是学话的时候,她从看管她的嬷嬷手里脱出来,本来是想绕去找她娘的,结果却拐到了她最威严的外公脚边,于是干脆停下来了。

“外公,祖母要弟弟不要我,说要给我拿去卖了……”

此时已经是饭毕后的甜点时候,照样是从府城那边带回来的红豆双皮奶,以及甜咸两种口味的奶豆腐,因为滙渠县最大消费能力者他不消费,这些个奢侈贵夫人的消遣玩意也就进不来,或者进来了也卖不动,久而久之,许多从外面传进江州的新鲜玩意,就都跟滙渠这里有壁一样的绕着走,让里面的夫人小姐们即使想吃上一口,也要花费大价钱辗转购买。

滙渠县本来就是整个江州最穷的地方,结果这县里的人还不消费,就更给人一种生意做不起来的想法,能在里面生存的店铺,真就只有百姓生活必须品,当北境的精铁工艺已经传统其他州区时,江州这边仍就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除了对铁制品的管制,另就是价格诡异的奇高,让你瞧得起也买不起。

崔闾这些日子,也不全是派崔诚往府城满大街的寻吃食,他在有意的让人寻街窜巷,收集目前从北境或者其他州区传进来的新奇物品,其中精铁工艺制品就是重点寻摸对象。

像今日烤肉的炭炉,纯精铁串肉签子,以及一整套烤肉工具,都是他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可这些东西在北境,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置办得起,到了江州,便就只有富户才能办上一套,这中间的差价不止十倍,那些靠倒卖北境特色事物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码头,所有不从他们手里购得的,都会被他们联合漕帮里的打手,给教训一顿后再没收所购物什。

热门小说推荐
青丝结:不当鬼王当和尚

青丝结:不当鬼王当和尚

简介关于青丝结不当鬼王当和尚玉南枝做了近千年的孤魂野鬼,最厉害的时候还当起了鬼大王,可不曾想,有朝一日,她居然再世为人。玉南枝不想做人,只想做鬼。可,天不如鬼愿,她最终还是安分守己,当了人。可为什么,让她变成一个小尼姑,又当了小和尚既然无法在做鬼了,那她就好好当人。谁曾想,她居然被人当了马前卒,战死了萧墨安,这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谢谢你,让老娘又死了一回,重新做回了鬼大王。...

综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

综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

简介关于综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别名从综合影视开始穿越诸天林尘一觉醒来现自己穿越了,还是一个综合影视世界,就当林尘以为自己可以潇洒走一回的时候,林尘的金手指却不那么想已加世界(小欢喜爱情公寓少年派刺猬女孩)...

全家偷听我心声,流放路上赢麻了

全家偷听我心声,流放路上赢麻了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穿书后大佬撕了恶毒女配剧本

穿书后大佬撕了恶毒女配剧本

拥有天煞孤星命格的玄门传人唐荔穿书了。aaaa  穿进一本放着霸总夫人不当,天天想着害死霸总,和小白脸双宿双栖,最后被霸总收拾得连渣渣都不剩的恶毒女配一书中。aaaa  唐荔aa...

画堂春娇

画堂春娇

简介关于画堂春娇前世,卢雁依错信了人,连累卢家满门被诛,落得个在午门外腰斩的下场。没想到与她共赴黄泉的,是她畏之如虎的夫君摄政王秦牧原。重活一世,就换我偿你的一世深情,还要让仇人在绝望中用血还债。挑拨离间要将她送上死路的堂妹?奈何桥上请你独行。伪善的太后?那就揭露她毒害两代帝王的阴谋,在冷宫里孤独终老才适合她。京中的流言蜚语?卢雁依嫣然一笑我的夫君我来守护。而那能止小儿夜啼的摄政王,在她面前化作绕指柔。替她点绛唇画黛眉,亲手为她穿上护国夫人的诰命礼服,成为满京城贵女最艳羡的女人。...

京华天娇

京华天娇

简介关于京华天娇杜娟,来自北京胡同的大妞,从小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得绢花手艺,开了京华坊,做着传统又鲜为人知绢人,坚持了两年事业不上不下,人生迷茫之际,她开始了一段段奇异的梦境之旅。梦里,她不止一次回到大宋汴京成为制绢人或是庆王府或是辅仁女院,这流连忘返的梦中,杜娟学了绢艺,了解到老祖宗这门手艺的精粹,醒后是当今华夏盛世,是咱们老北京一家人的家长里短。她明白了捻丝编花巧针赛绣,天工造百戏人生。碧桃红颊笑靥,盈盈秋水红颜落人间,立体丹青以绢为衣,沉浮显千年芳华。它是中华国礼,是国潮风尚,是大国非遗,是北京绢人,只属于中国的玩偶娃娃,让她意识坚守到传统手艺人的真谛。故事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中的国潮北京绢人娃娃为主线。以大匠之心,京脊杜家,三代绢艺传承,落寞的非遗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恢复生机。这一家子人拾遗跌宕千年的非遗绝技,以非遗跨界,让这门即将遗失的手艺大放异彩,她在事业亲情爱情中,和这些娃娃,也成了最终的赢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